零分上大學,誰之過?

 

                                      周祝瑛 政大教育系教授

最近幾,年從高中職到大學院校都出現招生不足的情形,顯示我國教育在過去教改鬆綁與未考量人口成長因素下,各級學校數量大幅擴張的結果,不但招生時各校(尤其是私校)人人自危,連起碼的最低錄取標準都很難再要求。尤其連續幾年大學指考錄取率高達90%以上,繼去年十八分可以上大學,今年也可能出現「零分上大學」的怪現象,其實這些除了要歸因於高等教育快速擴張結果,導致大學教育資源稀釋化、加上缺乏對就業市場容納率等的評估,於是「大學畢業即失業」、「大學失業率高過其他學歷」的現象幾乎成為常態。再加上主政者常常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從過去的大學整併、追求卓越、五年五百億,到最近設立招生門檻、訂定入學標準、大學評鑑、退場機制、招收大陸學生、甚至研擬「私立學校投保履約保證實施辦法」草案,幫助私校學生投保萬一學校倒閉理賠學費等,還有最近大學招聯會突然決定各科缺考不能分發,以減少零分上大學的機率,這些都可看出我國高教政策缺乏遠見與連續性,尤其政策風險評估機制不足的危機。今天在國內一百六十多所大學中,已經出現一些學校每年招不到五百名學生的情形,甚至許多科系早已快撐不下去;可是另一方面卻仍有一些學校享受到大學擴招後的成果,每年獲得大量政府補助,學校收入頗豐,但卻不一定轉嫁到學生身上的強烈對比。這一連串問題其實都需要政府單位痛下決心逐一深入的去檢視,並且認真的思考:究竟在面對社會轉型與少子化的衝擊下,在教育資源稀釋的現實中,台灣高等教育的定位如何?政策方向何在?

相對於十多年前日本開始面對少子化趨勢下,他們如何下定決心進行公私立大學的大幅整倂與重組。日本目前大學錄取率已逼近100%50%18-22歲同年齡層可以上大學 (台灣只有近四成左右),甚至在近四成大學招生名額不足的情況下,各大學之間的課程、科系,甚至招生對象都在進行調整,就連東京大學也已開始專為成人及退休人士開班授課,改變了過去大學學術導向與招生傳統。儘管日本還有許多短期大學與不同性質的學校,但仍遭受國際上「高教同質性過大、彈性不足」等批評。相對之下,我們又有哪些因應對策呢?

其次,隨著我國教改中的「教育鬆綁」,教育上M型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公私立大學間的資源差距加大,階級複製情形越來越普遍。由於資源與聲望不同,許多弱勢團體想藉由上大學(尤其只能考到私立學校)來促進階級流動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許多私校生不但在學期間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品質,必須負擔沉重的助學貸款,加上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上大學對這些人來說其實是利弊互見。面對這樣的情況,一些號稱台大校友,甚至電子新貴等網友扮演「假考部隊」,試圖代替人民淘汰一些科系,其行為雖然褒貶不一,但不也反映出公民社會中因不滿政府高等教育施政品質,所不得不採取的「自立救濟」一途?!過程中或許因為資訊不對等,不瞭解大學評鑑的遊戲規則,而有可能出現打擊到最弱勢大學系所之虞,但這套評鑑制度不也是政府資源分配與大學退場的重要參考依據?!

最後,過去近二十年來在整個台灣社會鬆綁之餘,為何從未聽說政府為同樣是受鬆綁影響、問題重重的媒體與銀行出面訂定退場機制?反而針對當年合法核准、動輒數十億私人投資的私立大學,祭出殺手諫??希望在此呼籲政府不要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於「零分也能上大學」及大學數量擴充下的後遺症必須有通盤的考量。從日本高教改革的經驗來重新檢視台灣過去大學的整倂、轉型、分級與退場也是方法之一,甚至對於五年五百億等計劃以及公私立大學學雜費的鬆綁等問題一併納入考量,尤其要有系統性的思考,將提升大學與中小學的教育品質,保障社會弱勢等問題納入政策的考量範圍,鑑往知來、重新檢討。

 

回其他發表 | 回首頁